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代国玺副教授关于秦汉粮食计量体系与居民口粮数量的研究成果在《史语所集刊》发表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8日 17:55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代国玺副教授在台湾《史语所集刊》第89本第1分发表长篇学术论文《秦汉的粮食计量体系与居民口粮数量》。

20世纪初以来,依据出土实物与简牍,中外学者对秦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陷入了长期纷争,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秦汉时期的“大石”“小石”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近年出土了诸多算术类简牍,但这一难题依然困扰学界。本文仔细梳理新出简牍材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实物,指出秦汉政府使用的是一套比较特殊的粮食计量系统。它是由一个标准计量、三个专用大量共四个计量标准构成的有机体系。这个计量体系的特点是,针对各类原粮和成品粮设定不同的计量标准以求取各类原粮间、原粮与成品粮间的等值互换,其价值在于避开了粮食收发过程中的换算问题,简便了政府租税收取和廪食发放的工作。但这一体系有个致命缺陷,即它以固定粮食出米率为基础,而实际生活中出米率却是略有浮动的。正因为有此痼疾,大约在东汉后期或曹魏时期,这一计量体系终遭废弃。从现有史料来看,这个由三大一小共四个计量构成的粮食计量体系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存在了三百年之久。本文还结合出土实物,推算出秦汉称量粮食的四个计量标准的不同容积,并且进而推算了秦汉时期普通居民维持正常生计所需的粮食数量。本文推进了中外学界关于秦汉时期“大石”“小石”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准确认识秦汉时期的计量制度和居民生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史语所集刊》全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年由傅斯年主持创办,连续出版至今,是汉语学术界历史最为悠久、审查最为严格的学术期刊之一,主要刊载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最新、最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被收入国际权威的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为国际学界所广泛认可。

代国玺副教授,兰州大学本科毕业,南开大学硕士、博士毕业,2012年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工作,现担任历史学系系主任。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寸凯宁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汪涵 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