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发布日期:2017-10-26 18:50:22 点击次数:

最近我看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之后,确实有很多感慨。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智慧,并了解到在故宫内部还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让可能尘封近千年的一些珍贵古物重新绚烂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原以为修复这些身价过亿的国家珍宝的老师们大概都会像影视作品中展示的那样,在充满着各种精密仪器的房间里进行操作。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这古老厚重的故宫,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到工作地点,在自己工作的庭院中种植一些蔬菜,也喜欢在杏子成熟的时候,找一个床单接着用棍子摇晃下来的果实。许是沾染了故宫自身的中国古意味道,这里的文物修复大师们给我一种年代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可能源于他们中大部分人说着顺口的北京话,沿袭着传统的师徒制,也可能是源于他们某些修补的技术还来自于智慧又细腻的古法,取材于自然却再次因强大的手工艺术而存活。

回想自己在三四年前游过一次故宫,脑子中出现的画面是天安门广场上那些宏伟的建筑,宽敞的宫殿,也能记起在某处宫殿里面的玻璃柜中展览着一些精致的文物,惊艳于这些文物穿越了岁月的沧桑仍能保持其特有的风采。许是玻璃柜将我跟“文物”隔开成为两个世界,让我对这些历史留下的物品,保存物品的地方,甚至与文物相接触的人和物都产生了一种距离感。然今日看到这些大师们与在玻璃柜中的“宝贝”相处的模式,着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谦卑的大师态度。无可厚非,我佩服他们精湛的技艺,欣赏他们修复这些艺术品所必须拥有的文化底蕴,但我透过这种纪录片更佩服的是他们的那种态度。这些文物修复者中,有老一辈艺术家的传人,也有来自现代大学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传承者。他们在做着了不起的工作,却也仍然对人对物有着跟普通人一样平凡的感知。他们骑着普通的自行车,却可以自由穿梭在如今仍然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平凡和伟大在这里如此有序地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想再去一次故宫,这一次带着敬畏与细腻,体会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伟大中流露出的平凡。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王书灵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晥宁 曳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