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内圣外王”的新加坡双语之路

发布日期:2017-06-03 17:26:48 点击次数:

2015年3月,李光耀的逝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他成功缔造了新加坡,并赋予它远超其体量的光环。而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半个世纪的双语之路,本书通过八章记叙了李光耀是如何在混乱、反对、未知中策划并推动这场举国立英语抑华语、兴华语废方言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语言本身,更是个人以及民族“外王与内圣”的崛起之路。

“外王”之道化解的难题不仅是新加坡人如何在国内生存,更是他们如何把握机遇、受惠于世界潮流。1965年,新加坡建国,百废待兴,不同种族各说各话、相互隔阂。而李没有维护任何一种本土种族语言,而是放眼世界与未来,确立英文作为共同语和工作语言。在种族多元化的国家里,学习一种“非我族语”简直是天方夜谭,困难重重,这从日后持久的抗议、反对、抵触中都可得到例证。而历史表明,当年摆脱狭隘民族观、投身世界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蕞尔小国为求生存,唯有睁眼看世界,掌握英文以学习先进的思维与管理技术。如今,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与高效管理为其培养了一代代学贯中西的双语人才,他们不仅是建设新加坡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加坡模式的优秀代言人。

而“内圣”之道则体现于,通过保留母语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新加坡而不曾文化根基。李说:“我学习西方,但不想模仿西方人。我们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绝不学习他们的颓废之风。”他对随英语而来的西方个人主义十分警惕,坚持奉行“君臣有义、父子有爱、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的东方价值观。从对自家儿女的教诲,到全国教育改革、社会文化引导,种种举措都体现了李努力使国人保持其应有的根性与民族认同感的方针。他深知新加坡人永远不可能成为西方人,根植于他们内心的依然是东方价值体系。新加坡就是这样在经济、政治、教育日趋西化的浪潮中不断寻找、重塑着亚洲精神。

纵观全书,可发现双语政策本质上处理的是工具语言和文化语言的关系。成功的语言政策应兼顾国家整体发展利益与不同利益人群的需求。半世纪以来,新加坡人以“外王”求生存,以“内圣”求自尊。这场通过语言改变国民性,重塑民族气质的伟大实验无疑对整个国际社会都有先验意义,可提供持久启发。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崔阳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浩鹏 莉荔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