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民族情 复兴路”主题征文获奖作品系列

海峡情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0日 15:23 点击次数:

在我小时候,我对于大陆的认识还是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及新闻媒体上,对于大陆说不出是怎样一种感情,很复杂且很模糊。我其实对于中国大陆一直有种特别的情感。我们家算是外省第二代,到了我这里应该算是第三代了。从小就经常听见各种大陆口音,操着上海话的亲戚,有着浓浓山东腔的姑爹。就连小的时候都是吃山东馒头夹肉长大的。我还来不及出生,陪着爸爸长大的“眷村”就拆掉了。有太多属于我们家族的回忆,都因为“外省情结”而让今日的我,面对中国大陆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我常常觉得,我们这一代是:无根的一代。

第一次要来大陆快是十年前的事了,我父亲说大陆很有发展潜力,你应该去开阔一下你的眼界,而且大陆非常欢迎台湾生在大陆学习,于是我就开始了在大陆八年的求学之路。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八年,从成年到成熟,我成长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事情,认识了很多朋友,学习了很多知识,这会是我永远也不会后悔的八年。

刚来的时候,感觉很陌生,感觉大家都在勤勤恳恳地忙自己的事情。一个人孤身在外也会有一丝无所适从,我得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去教室。直到有一天我坐出租车跟司机师傅闲聊,他在猜我哪里人,最后我说我是台湾人,司机师傅非要不收钱,原来他家里也跟我一样,也有亲人在对岸。师傅有些哽咽地说上一次见他们还是十年前,现在台湾的长辈们都去世了,也不知道晚辈还认不认我们。我告诉他,我们当然会认你们,我们可是同胞。可能大家都一样吧,两岸总是有切不断的血缘。这时候我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是那么的字字戳心,痛彻心扉,可能能够把我们相隔的只有那一弯浅浅的海峡,但那一弯浅浅的海峡,并不能永远地把我们相隔,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同胞这两个字的分量是有多重。

后来跟大家慢慢熟络以后,发现同学们都会很照顾我,由于本身基础很差,学习上不会的知识老师跟同学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跟我讲,以至于好多时候我都感觉有一些不好意思。在周围同学的感染之下,跟很多台湾生一样,我选择继续在大陆深造读研。可能我们的内心想法都一样,都想在这片土地多呆一会吧。

感觉这八年,大陆发展真的太快了,最开始我并没有感觉跟台湾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感受到便捷的就是高铁,同学邀我去重庆玩,说要坐高铁,我打开地图以后发现,重庆好远,远到可以围绕台湾岛转好几圈了。没想到的是,高铁好快,很舒服。逐渐地我适应了这种惊喜的感觉。因为慢慢地,逐渐兴起了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就连偶尔偷懒点个外卖也会方便很多。从三峡大坝到青藏铁路,从“天眼”捕捉到第一颗新的脉冲星到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有我没来得及亲眼见证的,也有我离开以后才建成的。但是他们都称得上超级工程,都算得上我们国人自主建造的。它们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也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是如何走向强大的。太多的事情我还想亲眼见到,我知道我们都特别努力,还有更多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只是我要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从最开始的两岸三通到现在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从交通到台湾常驻大陆人员的日常生活,这些年我见证了大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努力,这都称得上惠及两岸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好事情。两岸没三通之前,父亲想来次大陆还得转机,每次都得准备好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切都变得方便起来,越来越多的飞机往返在海峡上空,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来到台湾观光,也有更多的台湾人会到大陆求学谋发展。平心而论,在这方面台湾做出的努力可能不如大陆做的足够好,但我相信两岸关系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大趋势,这符合两岸人民的感情需求及利益。我一直在鼓励周围的朋友同学来大陆学习生活,家里的表弟今年刚拿到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但愿不久我也能拿到一张吧。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回到了台湾,我留下的,我保存的,不仅仅是毕业证,也不是同学及师门的合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在大陆的美好记忆还有两岸同胞的情谊。有些东西是永远也忘不掉的,比如在学校医院实习时候的日子,深夜骑电车送外卖小哥的影子,毕业时候跟同门师兄姐妹笑哭的样子。

毕业一年多,陆续来大陆两次,不变的是同学朋友们对我的热情,真的特别感谢大家能像亲人一样待我,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同胞,什么是血浓于水的感情。现在的我在台湾的牙科医院实习,实习期间我还在准备大陆的牙医注册考试,因为我希望以后也能够有机会回来继续留在大陆发展,我不想就这样结束我在大陆的生活。在大陆的八年我终究认识到,我不是无根的人,我的根不仅在从小生活的台湾,更是在时刻牵挂着我们的海峡对面的大陆。


【供稿单位:口腔医学院    作者:黄欣仪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贾丰竹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