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褪去“高尚”标签,支教带给孩子什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1日 10:48 点击次数:

江西,有着钓源、景德镇的古村落,有着婺源的油菜花海,却也有着山路十八弯。在那山路的尽头,还有这一群求学的孩子。因为他们,我加入了“蒲公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和十位老师一起,来到这个叫做“周园”的小村子支教。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短短十天的支教,让我看到了这条路的艰辛,看到了学生的不易。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也可能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

为了同一个梦想,十一个人,来自全国,无论东西南北,无论来到村庄有多少的阻力,那些支教的日子像热恋般在我们的记忆里灿烂!

随着务工人员返乡的车流,我一点点深入大山深处,才发现农村还是它该有的样子,炊烟、鸡鸣、狗吠……而城市却日新月异得让人惊讶。对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支教;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可能已经是第二次、第三次参加类似的冬令营了。我想,我们支教人代表着同一个标签,已然成为了孩子们寒暑假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

如果说,我们能在十天里带给他们什么,其实我们真的不知道。但你会知道他们真的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并不单单只是一些钱、一些书、一些衣服、一些物资,我觉得他们更需要一些真的能够影响他们生命的人,来到他们的生命里,跟他们在一起,带给他们更多的是陪伴、关怀与期许,为孩子们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老师,你能不能不走”“老师,你们一定要回来啊”,结营那天听得最多就是这几句话了。你无法想象这短短十天的陪伴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种子,生根、发芽……离别之时,孩子们精心设计的白板报、结营会上不断续的歌声,还有你我眼中闪烁的泪花,汇聚成心中的不舍与感恩。不舍孩子们早读时的琅琅书声,不舍运动会上孩子们一尘不染的笑容,不舍调研家访时孩子们的热情……感恩我们与你们十天中的彼此陪伴。

用我所能,助教山区。祝一切顺遂、安好。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张跃瀚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孟楚 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