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好玩是最强驱动力

发布日期:2015-09-14 08:53:03 点击次数:

  在前不久于成都举行的2015“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上,无论你问参赛的选手还是评委,这次大赛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答案是共同的——好玩。
    过程好玩。开幕式是创客们自己设计的,他们在台上又唱又跳;比赛过程中,选手如果累了,就跑到台上唱一首歌。
    作品好玩。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孙宏斌评价参赛作品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好玩:“是兴趣在驱动,功利的色彩并不浓厚。”
    本次大赛有个参赛作品是手机机器人,如果你站在它面前说:你是一个手机,它还跟你急:“你才是手机呢!”
    从本次大赛前10名名单中可以看出“好玩”的驱动力有多大:对健身房有热情的同学给健身器材做芯片,对猫感兴趣的同学做喂猫机,对环境有兴趣的同学就做肥皂机。
    SnowNow团队的参赛项目是开源滑雪板,这个创意源于对滑雪和创客的热爱,原本并不是为了参赛,只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它真正做出来。
    “这个大赛就是让大家觉得特别好玩,特别快乐。这也是创客的初衷。”本次大赛评委、英特尔公司中国区企业事务部总经理朱文利说。
    实际上,两年前,当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第一次听到创客这个词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
    没有人想到,两年里,创客在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仅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为例,去年参加大赛的选手只有300多人,今年的人数已将近两千。
    而中国更被认为是创客的理想天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制造业王国,等等。
    随着3D打印、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设计和制造门槛逐步降低,人人皆可创,创新惠及人人已经成为可能,小团队以低成本开发出高科技产品,日益成为硬件创业主力军。
    与以往的创客相比,如今创客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从一个概念到一个产品,再到未来的推广,很多环节的壁垒都移除掉了。
    扬舲节能战队今年5月才第一次接触到创客,接触到开源软件。这群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几个月以来都“过得非常疯狂,每天都在汲取新的知识完善我们的装置”。
    没有软件背景的这些年轻人在恶补中完成了自己的创客产品。队员手上戴的白链子是自己用杜邦线做的,“以此纪念这一段疯狂的岁月,也希望以后的岁月都一直这么疯狂下去”。
    人人皆可创。本次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坚果健身团队也是这样认为的: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想法,你敢于实现,而且真正实践出来了,你就是一个创客。“无论你做什么,因为创客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其本质是你创造一个东西”。
    “创客运动的发展,还是回到最初的原点。”车伟民说,“你想改变,要看你有没有创新的意识。”
    本次大赛的评委、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李大维说:“创客不是比技术,也不是比创业,它比的是一群人把现有的技术找到最好的新的应用,找到一个新的场景。”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在20年前也是一个半吊子的创客。在他看来,创客是实干型的,都要低头干活儿,但是也需要抬头看天。
    吴甘沙认为,单纯的大跃进式的众创一定会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认为一定要做好教育,除了传统的教育,尤其要做好创造力的教育。
    这也是很多高校积极参与创客大赛的原因。据介绍,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60%是在校大学生。朱文利说,大赛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提供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课本里学了知识,但如果没有经历实战的话,他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能做什么用。“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来推动教育”。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大企业纷纷抢占创新的制高点:美国教育部计划2016年前在全美1000所学校引入创客空间;加拿大投入1.7亿元支持多家小微型企业创新、研发与商业化运营;芬兰教育部制定了5年创业教育指导计划,将创业教育明确设定为国家核心课程中必修的跨学科课程;巴西、南非、土耳其甚至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燃起创客热;微软、亚马逊、通用电气、丰田汽车、英特尔等互联网和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5年前,孙宏斌向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建议:清华创业创新的氛围与工科院校不匹配。我们要融入主流,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陈吉宁开了个玩笑:教务处做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在不务正业?
    现在这是正业了。清华三创教育,即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最后一个周六更是被定为清华创客日。在清华大学,此前以日子命名的节日只有校庆日、男生节和女生节。
    “创意是丰富的,创新是能力,创业要有勇气。我们希望学生改变世界。”孙宏斌说。

【供稿单位:《中国青年报》(2015年09月07日09版)    作者:原春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