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郭建英:耶鲁大学的“教师学习周”

发布日期:2016-02-27 14:53:23 点击次数:

  [本站讯]
\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耶鲁大学在自己的校园内开始施行了一项名为“教师斗牛犬日”的教师学习活动计划。
  “斗牛犬”(bulldog)是耶鲁大学的吉祥物。所谓“斗牛犬日”(Bulldog Days),是耶鲁大学的一个传统日子,指每年有3天时间,欢迎那些已经获准进入耶鲁大学的准大学生及其父母到大学来参观访问,坚定未来进入耶鲁的信心。在这三天之内,学校为他们安排一切,使之与耶鲁在校大学生同吃同住,并一同参加课内课外学生活动,为的就是让他们提前感受大学生活。
  同样由于在一个特殊的时间之内,教师也可以像那些准学生一样进入课堂去听课,这样一个活动就被命名为了“教师斗牛犬日”,从而与耶鲁的历史相契合。究其实,这就是一段教师学习的日子,因为历时一周,笔者暂且将其称为“教师学习周”。
  但在耶鲁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项全新的活动计划,是耶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大型活动,指教师可以进入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而与校内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度的交流。这项活动由耶鲁教与学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学期举行一次,每次一周时间。在这样的活动时间内,凡参与活动者,主要做两件事:第一,同意其他教师到你的教室,去听你一堂课;第二,至少要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去听一堂课。
  据报道,这个始自去年春季的活动,有超过100门的课程对外开放,还有超过150名教师至少去聆听了他人的一堂课。到了下半年10月份,教师学习周活动又从文理学院拓展开去,把管理学院以及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的课程都纳入进来。在去年下半年,又有来自40个系部的100余位教师参与其中,公开课程119门。
  开放教室,打通教师间的壁垒
  在耶鲁网站上播放的“教师学习周”活动宣传片中,有好几个镜头都表现了一个词在慢慢地铺满全屏。这个词就是“开放”(open)。教室的开放预示着学科与教师间的壁垒在打破。
  在教师学习周期间,教师的参与是实实在在的。活动之前,教师要提前报名,说明要旁听的课程名称,之后还要亲自听课,完成课堂上必读的阅读材料,还要参与课堂讨论,仿佛像真正的学生那样进入课堂之中。
  2015年春季,耶鲁大学的教师学习周活动安排在4月6~10日。当年秋季,此项活动被安排在10月26~30日。这两次活动期间,耶鲁大学校长萨罗维、耶鲁学院院长霍洛威、文理研究生院院长库利等全都参加了听课活动。
  萨罗维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教师学习周活动的精妙之处在于,在教师与教师(甚至也包括在学生)之间,开启了与创新性教学这一广泛的话题有关的对话,而创新性教学正在耶鲁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他说,自己所听的这一堂课刷新了自己有关艺术史上某一关键时期的相关知识,也对当时的政治与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有趣的是,霍洛威在快要走到自己所选课堂的教室时,才想起来忘带手提电脑了。虽然他想拐回到办公室去取一下,但看时间比较紧了,为了不迟到,他就径直走进了教室。霍洛威是一位非裔美国研究方面的专家,他聆听的是洛夫顿的“宗教与大众文化”的课程。他说自己跟洛夫顿教授共事多年,但这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听她的课。
  据报道,霍洛威走进教室,坐在了教室圆桌的最前面,紧挨着教师。当时室内正在播放著名歌星碧昂斯的名曲《醉爱》。学生陆续进入教室。有的学生认出了他并跟他打招呼,霍洛威报以微笑。
  课程开始,洛夫顿问道:“有谁知道我为什么会一直播放《醉爱》这首曲子?”她说完,看着霍洛威。霍洛威解释说自己对这首歌曲不熟悉。
  “你没听过这首歌?那你已经在这个课堂上学到东西啦。” 洛夫顿说。
  作为一位生物学家的文理研究生院院长库利,去听了一门主要讨论早期显微镜的“科学革命”的课程。
  在活动周中,不同院校的教师可以去参与、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对于长期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重新进入课堂去聆听他人的教学,很多人多有一种信息感。该校心理学副教授桑托斯说,能够有机会去听其他同事的课,真是太好了。而她自己也开放了自己的课程“性、进化与人的本性”,供其他同事来选听。
  正如耶鲁大学某些教师在参加这样的活动后所感叹的那样,这才真是一所大学所应该具有的品质。课程都很有趣,大家都很高兴在课堂上相遇,因为平时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彼此对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而且,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有激励作用,他们会很高兴看到有教师也会对自己领域之外的知识产生兴趣。
  学科融合,追求教学的卓越
  在2015年春学习周的开放课程中包括了耶鲁文理学院所有的学科,从艺术史到基础法语,从细胞生物学到英国电影,可谓无所不包。到2015年秋季,跨学科课程的加入更加凸显了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麦基是耶鲁医学院的讲师,同时也是经济学院的高级讲师、副系主任。他要去听的是英语系助理教授尼克森的一堂有关莎士比亚的课程。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说,我要去学习一下,看英语系教授是怎样使用跟我的教学完全不同的材料的。
  帕克教授是一位地质学专家,他选择了三门课程:“食品与烹饪历史”“中国今昔”和“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原理”。他说自己给本科生的课程主要是以研讨班的形式为主的,因此在这次听课过程中,他主要选取了以教师主讲为主的课程。
  同时,他对同事前去听他的“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感到兴奋。在他的课堂上,有教授在回答问题阶段也会忍不住对帕克的问题作出反应,帕克笑称把答案“透露”给了学生,引得课堂气氛活跃。不少听过帕克所教授课程的教师在课后跟他当面进行交流,也有人表示,未来也会借鉴他的教学方法。
  对于参与这样跨学科的教学学习活动,麦基一语中的。他说,虽然大家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最终最大的收获可能还是跨学科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开始(或者重新开始)就教学展开对话。过去,教师之间所谈的大都是自己的研究或是时事,从现在起,人们会从彼此对课堂教学的对话中获得启发。
  在活动结束后,校方会邀请那些去聆听同一堂课的教师,参加一些非正式的聚会,从而分享各自听课的心得体会。
  据负责教学事务的耶鲁副教务长斯特罗贝尔说,教师学习周的施行,就是要让耶鲁的教学成为一项公共实践活动,其背后的理念就是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的教学,由此可以开展一些对话,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
  教与学,如何才能相长
  中国有一句古话源远流长:“教学相长”。原文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人们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有不足,通过教才知道自己有疑惑;知道有不足,才能够敦促自省再进一步学习;知道有疑惑,才能奋发图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教育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教育界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学术界对“教学相长”的解读是,“教”与“学”的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双方,说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特别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启发,进而达到共识、共享与共同进步。
  笔者以为,我们也可以把“教学相长”的主体单纯解读为“教师”。所谓教学相长,可以解读为教师首先要学习,然后才能向他人传授知识,而恰恰是在讲授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会自省并进一步学习,然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达到教与学之间相互促进的效果。
  但无论如何解读,我们都不难发现,“教学相长”更多强调的还是从教师个体的经验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依靠自己去发现问题、提高自我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当然没有错,但对于今天的教学来说,这已经难以满足无论是个人还是教学现实的需要了,因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于以往,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媒体信息极速传播、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于单纯知识传承的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耶鲁大学的教师学习周活动或许能够带给中国高等教育界更多启示。
  首先,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这种横向学习(即向同事学习)的重要性。在耶鲁大学的教师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参与的教师都乐此不疲。同时,在行政管理上,上至校长教务长,下到院长系主任,几乎人人参与。从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况看,校方都非常注重教师进入高校时的入门条件,也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但像耶鲁大学这样冲破学科界限,将各领域、各专业的教师放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的学习活动还不多见。如果中国高校在这方面也能有所发展,除了教师间有更多互相学习的机会外,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其次,高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为这样的学习作出精心安排。耶鲁大学的教与学中心专门负责此事。该中心创办于2014年,主要就是为校内的师生服务。在帮助教师方面,主要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帮助学生方面,主要在校园学习、为校外提供机会等方面提供支持。其使命就是让每位教师能够从良好的教学中收获满意,让每个学生从深层与独立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如果没有这样的专设机构,就很难调动全校资源,也很难有条不紊地开展这样涉及全校的大型活动。
  最后,身为大学教师,不管哪个阶段都应该不断地学习。而且不仅要自己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习,还要向其他教师学习。在一个跨学科日益盛行的时代,在高校这样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得天独厚的场所,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应该成为常态。
 

【供稿单位:中国科学网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黄冲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