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正文

王育济:将学生引入历史殿堂的名师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22日 15:25 点击次数:


    [本站讯]“清晰勾勒史学宏观线条,精辟剖析历史微观细节,生动转换课堂教学讲解视角,灵活穿插精彩历史典故,课堂师生思想交流,疑难问题启发性提示,人格塑造潜意识感染,整个课堂教学浑然天成,把听者带进引人入胜的境地。”现已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杨加深博士对王育济教授的《中国古代史》这门课仍记忆犹深。而杨老师的话语,只是王育济教授23年教学生涯中迎来的诸多赞誉中的很小一部分。
    教学是一个大学老师的职责 课堂是体现老师价值的平台
    虽然身为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同时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委,但王育济教授23年来始终坚持给本科生授课,他说,无论社会活动多忙、科研任务有多重,给本科生上课是一位大学教师的基本责任,如果教学与科研发生冲突,应该把教学放到第一位。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王育济凭着深厚的功底、认真执著的态度,深受广大同学欢迎。从1984年以来,他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中国古代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中国文化史专题等多门课程。
    对于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本科教学上是否会影响自身的科研,王育济教授认为,教学工作应该置于首位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准则,教学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许多“科研点”,这对教师自己的科研能力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本科生是大学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所提的某些问题甚至是“刁钻”的新问题,让老师产生深刻的思索。通过给本科生上课,可以平等地与他们交流,获得新的思路或研究问题的角度。因此,给本科生上课,不但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学术创意、学术观点等专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刻反思,也有助于为今后的教材修订工作积累有益的经验和素材,可见,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他进一步解释说,“教学是一个大学老师的职责,课堂是体现老师价值的平台,也是检验一个大学老师的尺度。”
    将学生引入一个尽情体味古代文明的知识殿堂
    王育济老师课讲得好在历史学院乃至于整个山大是出了名的。对此,历史学院党委书记于海广说:“王育济老师对教学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授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王育济看来,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一名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好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知识积累的结果,不是单纯口才好就可以达到的。戏剧界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亦如此。近30年的学习、研究和教学使王育济具备了深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使得他在讲课时能够旁征博引,对各种理论信手拈来。
    可能是由于“百年山大,文史见长”的熏陶,也可能是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其精粹所启迪,或者说是山大历史学科的“八大教授”等先贤大师遗风的滋润,王育济教授有着传统学者的谦和与儒雅。他平日不善言谈,不事张扬,但讲起课来,却神采飞扬,凡听过他报告和讲座的人都说他具有“真正的儒者风范”。1992年10月30日,《山东大学报》第一版配发王育济老师的照片,对其教学艺术进行了专门报道:“风趣的言谈,深刻的见解,就像手中有一根魔杖,将人引入一个尽情体味古代文明的知识殿堂。凡是听过王育济老师课的人,都对此有深切感受……”2005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重点报道了王育济老师主持的全校公共必修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
    作为历史这一传统学科的院长,王育济教授背负着重铸山大“史学”辉煌的艰巨使命,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使他深知创新的重要且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中,他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1996年通过对自己12年以来的教学经验的总结,王育济教授提出了《中国通史》(含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改革。他认为:“在古今贯穿的历史教学中,选取若干难点、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有深度的专题讲授,形成一个点面结合,既脉络清晰而又突出重点地讲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大学历史本科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从这门已经较为成熟的课程中得到新的收获和提高,从而形成专业学习中的兴奋点。”2001年他提出《中国历史文选》编写的新思路:在选文方面以先秦典籍为主,改变了以前按朝代均衡选文的课程布局;除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外,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查阅、检索、研读、使用史料的实际能力,力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强化教材的实用性方面有所突破等,这些观点已经被王育济落实到《中国历史文选》的编写过程中,后被增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就中国古代史教学,王育济提出了“研究型教学”的总体设想。此外,他还积极探索出中国历史课程(古代占2/3)与公共政治课程的有机结合,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向全校本科生进行“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神”的教育,在历史专业与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中,探索大学历史专业、政治理论专业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这次课程的安排首次真正实现了教学梯队和科研梯队的合二为一。该课程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大奖和多项其他奖励,2006年11月,以上述教学改革为基础,山东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立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历史学的分析和公共历史教育为重点》。
    关于教改创新,于海广说:“王育济老师思想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积极倡导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往的历史教学形式比较呆板落后,现在院里的学科教学基本上都采取多媒体教学,推动了学院的发展,目前学院的文化产业、档案等专业都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对此,历史学院郑群老师也说:“王育济提倡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贯穿民族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以文化产业这一专业为例,论证了史学也能为大众服务。”杨加深老师则说:“王老师在史学教学中引入理科的成果转换概念,重视实用,注重社会效应,取得了良好实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构想,王育济教授以学者的睿智和管理者的前瞻性眼光,在国家压缩、整顿、合并现有本科专业的大背景下,力促教育部专业设置委员会破例在全国高校中新增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王育济教授非常重视教材建设,他任分册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是近二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史教材,现已发行到一百多万册。他2001年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校的公共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也是他主编的网络教材,并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 勤奋工作教书育人
    在同事眼中,王育济是一位干事创业的优秀院长;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的好老师。对于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王育济却看得很平淡。他说:“我之所以得到这个奖,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神》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关系,这门课所造成的影响是山大中国史专业的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奖是和他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获奖是国家和社会对山东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肯定,‘教学名师’奖是颁给山大广大教师的,这并非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学校、学院的荣誉。”于海广书记代表学院党委谈到,王育济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在教育这片土地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奋斗着,今天他所取得的成绩和其自身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对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多年的勤奋学习钻研为其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在担任学院副院长时,王育济分管教学工作,对教学规律有着比较深刻地认识。对于本科教学工作,王育济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而侧重点则要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方面。他认为,教学工作不能天马行空,历史专业的教学一定要在强调既定事实的基础上注重观点的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教学活动,在遵循学术规律的基础上,借助高速发展的科技手段,不断开拓全新的教学方法。他不单单从一个老师如何讲好课思考教学工作,更将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他经常和院里同事交流,共同探讨育人工作,将多种探讨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王育济还非常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此,郑群老师有着深刻的体会:“王育济积极提倡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设立出版基金调动学院的科学研究热情。他尽自己能力为学院老师提供进修机会,对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做了很多工作,引进了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提高了学院的综合实力。现在学院教师队伍构成呈年轻化趋势,原来较为薄弱的学科也得到了补充,队伍素质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杨加深老师补充说:“在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古代史的申报过程中,王育济就让青年教师范学辉担任学科带头人,而自己却甘愿放在教学梯队中。”
    王育济,山东文登人,1957年6月生于济南,198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任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导师。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委,第三届“韩连琪基金”委员会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宋元明清文化史和文化产业。先后主持《中国历代野史的整理与研究》、《齐鲁文化综合研究》等重要课题。2006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一项。史学方面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天理与人欲——理学理欲观演变的逻辑进程》、《理学•实学•朴学——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等;代表性科研论文有《金匮之盟真伪考》、《宋太祖遣史行刺北汉国主考》、《论“杯酒释兵权”》、《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变及其启蒙意义》、《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本互异的若干问题》等;文化产业方面的代表性论著有《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文化与文化产业》,以及《培养文化产业专业的合格人才》等。担任副总主编主持完成了4000万字的《中华野史•一千种历代野史的点校整理》(泰山出版社2000)。主编的《中华名门望族丛书》(1997),被海外学术界称为“中国古代望族史研究的新开端”。1999年曾应邀至德国慕尼黑大学等讲授“宋元时期的望族及其文化”等专题。2006年当选为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8月荣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作者:马永军 来自: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作者: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