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正文

[校友专访]文理工医校友:美丽的奋斗青春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20日 16:05 点击次数:

\

  10月15日,校庆日当天,文理工医的四位校友重返母校,向母校汇报成绩,为在校学生讲述自己奋斗的青春。他们分别是法学院2000届毕业生朱涛、电子系2000届毕业生孟娟、电气学院2000届毕业生李继征、医学院1998届毕业生孙宇。接下来,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
朱涛:起点可能天定,但终点必由人定

  朱涛一度不敢接受这次校庆日活动的邀请,他感觉自己只是挣了点“小钱”,没什么大成绩向母校汇报。但后来想到,“自己这么低起点如今都能做出成绩,对学弟学妹应该也有另一类教材的启迪意义”,所以他还是来了。
  2000年毕业后,朱涛进入积成电子工作,1年多的时间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其后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工作的第8年,感觉空间有限、成长太慢的朱涛不甘平庸,自己创办了济南政和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为报答母校培养,朱涛个人捐款100万元。
  “三位公主由一位王子保护,生活得很幸福。”妻子、两个女儿,再加上自己,朱涛把一个家经营得很是圆满。但生活并不总是如此轻松的唠家常,当年求学山大在朱涛眼中也并不是那么风轻云淡。回想当年,他印象最深的可能是身体瘦削、孤陋寡闻的自己,更是坚持敞开怀抱、时时要求进步的那些经历。
  “一个人的起点影响因素很多,可能天定,可能别人定。但终点,一定是由自己决定的。”曾经的朱涛,一度因为囊中羞涩没钱吃饭饿得想啃路边田地里的麦苗,一度认为“Nike”同小学英语课文里的“Lucy”“Lily”一样是个人名,一度上了大学还不会乘坐公交车。也是那时候的朱涛,没有封闭自我,而是把自己化作一块海绵,抱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简单想法,凭着对未来近乎唐吉诃德般的笃定,慢慢成长。“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会成功,那怎么会付诸行动去实现成功?”对于过去,朱涛最感谢的可能是自己对信心的坚持。
  现在的朱涛,言谈举止透着自信与平和。他所创的政和,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国内排名前五的科技及财税咨询服务机构,省内营业额超过市场总额的50%。关于未来,朱涛有着更大的梦想,想要做成十亿、百亿的规模,“那时我就更有信心来跟大家作汇报了”。
  寄语学弟学妹:要有自信,有梦想,每天都比以前进步一点点;要感恩,要踏踏实实地付出,别过多关注回报。

\
孟娟:航天领域的“家具管理者”

  孟娟所从事的是一份“高大上”的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党支部书记、运管业务课题组组长。形象点说,如果把神舟、天宫等载人航天器比作高科技的房子,航天器里的各种科学设备就是一些智能家具,孟娟所做的工作就是管理这些家具。
  2000年参加工作,孟娟先后参与了从神二到神十一以及天宫一号的在轨任务工作。她所在的团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白加黑”“5+2”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周期长、零差错是他们的工作要求。200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之后十多天需要关注在轨测试情况,孟娟他们吃住全在单位,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孟娟连续两天两夜完全没休息,任务一结束立马生了一场大病。不过能参与这样的国家级项目,她感觉“特别值。”
  孟娟所在的毕业班有近80名同学,是一个特别团结的大班。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的青葱少年还常常欢聚一堂、放怀畅聊,其中不变的主题总是母校。从做人到做事,母校教给了他们太多东西,留给了他们许多珍贵的回忆。孟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实验,大学期间她经常连续一两个礼拜都呆在实验室里。这样的大学生活与她目前的工作很有神似之处,那就是投入、忘我。
  2012年,团中央针对神舟飞船评选了8名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其中有2名女性,一名是神舟九号上的女航天员刘洋,另一名就是孟娟。孟娟所得的荣誉,并不是来自于什么大事迹或大故事,而是源于由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载人航天工作已经开启第三步,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孟娟也欢迎学弟学妹参与空间站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时刻。
  寄语学弟学妹: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
李继征:直流工程专业户的闪亮青春

  现任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二公司副经理的李继征,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内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从±200、±400、±660再到±800,从特高压大直流到多端柔性直流,参加了几乎我国所有高电压等级的直流工程。因此他被誉为省内仅此一人的“直流工程专业户”。
  从2009年的青岛换流站,到2011年的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再到2013年的哈密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李继征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全程2000多公里,平均1公里牺牲1个铁路人员,条件之恶劣可以想象。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施工期间,缺氧是最大的难题。拉萨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人的心脏平均增加20多次过负荷运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机器也变得绵软无力,“就好像原来2.0排量的汽车来到这里也就是1.4的排量。”
  “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凭着顽强的斗志,李继征所在团队奋战9个月,圆满完成任务,实现建设者零死亡、零伤残、零高原后遗症、零鼠疫传播的“四零”目标。
  为了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宏伟蓝图,国家电网从能源基地出发建立了几橫几纵多条特高压电网。对此李继征给出了肯定的评判:国家电网已经超越了欧美国家,现在是全世界最坚强的电网。
  过去的经历筑造了李继征强大的内心:毕业14年,每年在家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建设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期间,坚守工地7个月没回家,留下妻子独自照顾刚满一岁的双胞胎儿子……
  “没有吃不了的苦,再大的事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做成。”困难面前,他迎难而上,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内心变强大了,心态变平和了,宠辱不惊,也开拓了眼界。”从那恳切的语言中能看到李继征对这段回忆的感恩。从刚毕业时的浮躁不安,到开阔眼界后的稳定成熟,李继征表示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寄语学弟学妹:电力工作的基础在一线,毕业后一定要到一线去工作。只有趁着年轻有冲劲,多了解了基层工作,亲身体会,才能学到最多的东西,让心态和专业知识上升。

\
孙宇:学医出身的“拼命三郎”女编辑

  孙宇,现任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社长。她带领所在单位由起初业内的不知名“小社”慢慢发展起来,逐渐拿遍业内全部大奖,个人也荣获全国和北京市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立三等功一次。这次重返母校的她怀着赤子之心,褪去了那些耀眼的光环,唯有自信从容与倾心真诚,与大家静静分享她关于青春的故事。
  “在山大的5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大学时光在孙宇看来是自由而张扬的,同时又交织着迷茫与焦虑,特别是在临近择业的时候。算得上六代中医世家的孙宇,对医学一直不怎么来电,研究生毕业后,她进入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做了一名编辑。这是她遵从小时候梦想作出的选择。“只要有热爱,就一定要勇敢地去选择。”
  选择的同时,也要独立承担选择的后果。从医学转到编辑,孙宇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开始的5年,被她戏称为“最悲摧的5年”,吃了很多从来没吃过的苦。她曾经工作、家庭连续出现重大变故,高压之下个人暴瘦至80来斤。这个时候,海明威的一句话激励了她——“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垮”。于是她决定“咬咬牙,拼一场柳暗花明”。
  “工作中所受的磨练是自己日后最大的幸福”,正是那些年她的坚持和执着,正是因为那些举步维艰的进步,才成就了她10年间从编辑到主任再到副社长、社长的角色转变,成就了出版社在全国580余家业内单位中的脱颖而出。
  大学究竟学什么?古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有做有思想有担当的卓越人说法,孙宇认为深层次的人格培养,品质塑造更为重要。“山东深受齐鲁文化熏陶,山大人有一种朴实踏实的精神,为人真诚是山大人的标签,先做人,后做事,对人要以诚相待。”
  寄语学弟学妹:选择,执着、真诚,追求,责任。成功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一个人的精神理念决定他的行为,责任意识让我们的选择有别于他人。

  写在最后:人生有很多可能,也存在很多选择,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走得精彩。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上面四位校友的经历,正是千千万万山大人经历的缩影。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们,届时你们的故事也会成为山大故事,被更多山大人所聆听。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刘婷婷 梁舒翔 吕倩 李希 王依婷 徐超超 图/徐超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旷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