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9-20日,由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联合主办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研究”暨“山东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会见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原校长刘中树,中国文联联络部主任罗成琰等与会代表。副校长娄红祥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娄红祥在致辞中向大家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办学历史、规模、特点以及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着重阐述了山大文学院及中文学科的学术成就和重要地位。他说,温儒敏先生自受聘山东大学一级教授以来,为山大中文学科、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山大师生的尊重和爱戴。他肯定了“文学生活”概念的创新价值,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在拓展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温儒敏教授在会上作了《“文学生活”的概念与文学史写作》的主题报告。他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特指“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而文学研究应当关注“民生”,即“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他还就文学生活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重点、难点以及当下文学生活状况的特征,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和阐述。随后,娄红祥与温儒敏教授共同为“山东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揭牌。
围绕着温儒敏教授的报告和“当前社会文学生活研究”这一课题,与会学者刘中树、吴福辉、罗成琰、孔范今、朱德发、何锡章、程光炜、朱晓进、刘勇、孔庆东、沈卫威、魏建、谭桂林、毕光明、樊星等相继发言,就文学生活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发表见解,并对如何进一步细化、深化、优化文学生活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与会专家学者在大会发言之后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既有探讨又有交锋,既有共识又有碰撞,凸显出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气氛热烈活跃。山大文学院院长郑春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筹备及“山东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筹建情况。
本次研讨会包含两大主题:一是就当前社会各种文学生活问题进行学术研讨;二是宣布研究中心成立并公布近期研究规划。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新华社、《光明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天津社会科学》等多家报刊媒体的记者列席会议。
山东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是国内学界首个借鉴社会学方法研究文学与生活互动关系的学术机构,中心主任由温儒敏教授兼任,研究团队由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和部分外校相关专业的学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