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立志做新时代的研究者

——在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樊丽明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8日 16:05 点击次数:

尊敬的丁肇中先生,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2019级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对于每一名新生来说,今天是一个专属的节日,因为从今天起你们都有了一个新身份——山大人。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海内外所有校友,热烈欢迎你们加入山东大学这个大家庭!祝贺同学们在最富创造力的阶段,踏着新时代的鼓点,相聚在这所星光璀璨的学术殿堂,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过去的一年,你们把根扎在新疆伊宁、山西灵丘、河南确山,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祖国花朵、滋润教育沃土,做了一件终生无悔的事情。公共管理专业的刘智一同学,去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服务在祖国的最基层,今年转变角色成为学术探索者,希望你将来学有所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人工智能方向的田野同学、数据科学方向的李响同学,你们选择的专业是学校首次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方向,彰显着山大人探索知识融合、引领科技创新的气度和担当,希望你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刻苦钻研,早日成长为一流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谭雅静同学,为了到心中的山大马院求学,你“三战”考博,甚至不惜放弃了“铁饭碗”,祝贺你梦想成真,希望你矢志不渝,再接再厉,勇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高峰。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王彦文同学,你在英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时,立志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希望你不忘初心,努力深造,将来用己所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临床医学院的张迅同学,作为7月份报到的最早一批新生,即便是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都没有阻挡你赶往医院实习的脚步,我相信,你一定能继承并弘扬“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医学精神,以仁心仁术守护人民健康。此刻站在这里,从同学们青春洋溢的面孔和渴求真理的眼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你们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场合,作为校长,作为一名老山大人,我想跟大家谈谈:山东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你们传承的是怎样的基因,你们应该成长为怎样的“山大人”。

首先,山东大学是一所心系家国有担当的大学。其主体肇基于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近代中国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创校之时,她就在办学章程中宣示:“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已化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源泉,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山大人的血脉里,激励着我们担承使命、果敢前行。从共和国元帅到抗战英雄,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身残志坚的基层检察官,山大学子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首118年办学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跨越两个世纪即将年满两个甲子的山东大学,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进,每一次选择、每一步印迹,都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其次,山东大学是一所追求卓越有实力的大学。建校118年来,山东大学数次创造辉煌,赢得了“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和“文史见长”的美誉,在中国科学史上创造了诸多“中国之最”,涌现出了众多领域的开拓者——“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中国藻类研究之父”曾呈奎、力学大师刘先志、麻风病学专家尤家骏、中国人工喉创造者杨仁中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大陆首位世界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人,彭实戈院士已经成为一张享誉全球的中国科学家名片。在昨天下午刚刚揭晓的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中,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院士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第一位女性获奖人。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该项大奖自2016年设立以来,共有三位山大人获奖,在王小云院长之前,薛其坤校友获得了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马大为校友获得了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在人文研究领域,我们的《文史哲》杂志作为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文科学术期刊,一直享有“文科学报之王”的美誉,引领学术风骚数十年。目前,学校有1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2018世界一流学科前100,50个学科入围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软科总上榜学科数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今年,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列全国第8位,其中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列全国第6位。同时,我们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数也均列全国高校第6位。

第三,山东大学是一所充满温度有故事的大学。漫步在我们所在的中心校区,校园里矗立着一座座承载山大故事的青铜雕像,有冯沅君、陆侃如的伉俪情深,有闻一多、臧克家的师生厚谊,还有“八马同槽”的学术争鸣……其实,山大故事的主人公不仅有大师,更有众多平凡的坚守者和我们身边的榜样。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获得者、刚才向大家介绍科研经验的药学院博士生张会苑同学,立志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经济的好药,在制剂领域独辟蹊径,开展原创性研究并取得积极进展。没有什么人能天生成为“药神”,但如果师生协力、攻坚克难,我们就有可能演绎出这个时代的药神故事。研究生道德风尚奖获得者、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郑志超同学,在他人落水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挺身而出,充分彰显了山大人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儒学高等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润枫同学,在新疆伊宁县第一小学支教期间,执教的三个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全县前三名,他亲手为每一名学生写下的山大明信片诉说着师生情谊、载满了殷殷嘱托。今年上半年,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了学校的《百微山大》公众号,它以百部微视频传递山大温度,里面有导师的故事、有学子的故事、有校友的故事,我相信——将来还会有你们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构成了鲜活的山大、温情的山大、厚重的山大。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国成立70周年。建校118年来,山东大学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同频共振,60万山大人积极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用朴实、扎实、务实的山大品格谱写了“救国”“建国”“兴国”的奋斗篇章。今天的中华民族,正处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起点,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山大人,你们的人生黄金时期正好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阶段高度契合,可以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借此机会,我对你们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确立学术强国之志。大学之“学”,在于有学人、有学术。学人,是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主体,主要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座的各位都是“学人”;学术,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各位同学选择成为一名研究生、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就意味着学术将成为你们生命的底色。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要有学术的意识、学术的旨趣、学术的志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学术志向”的重要性。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激发追求上进的毅力和奋发图强的热情,取得的成就就越大,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118年来,一代又一代山大人踔厉奋发、薪火相传,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持续贡献山大力量,用行动诠释了“为国育贤”的初心,用奋斗履行了兴学强国的使命。曾在我校物理系任教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把个人的志向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德国获博士学位后,面对挽留自己的导师,他意志坚定说,“我是中国人,来德国求学,为的就是报效祖国”,从而毅然回国效力。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个人积蓄捐献给祖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从头再来;为锻造国之重器,他隐姓埋名,奔赴青海高原、新疆戈壁,为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做出卓越贡献。“我愿以身许国”是他一生科学报国的真实写照。“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希望同学们以王淦昌先生这样的先贤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远志向,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的学术抱负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成就卓越人生。

二是要涵养学术强国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民族之魂,也是富民强国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新时代青年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广、走得更远。研究生学习阶段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开始,是个人学术生涯的起点,同学们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础上,尤其要尽好“学人”的本分,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始终恪守学术道德,积极倡导学术诚信,坚决捍卫学术尊严,共同维护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在这方面,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我校终身教授艾兴院士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艾院士每次修改研究生的论文,都坚持亲自推算涉及到的每一个公式。他说,“任何公式,无论来源于哪里,都应得到反复的演算和推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士论文的严谨,这才是治学的态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曾评价说:“做人,做事,做学问,艾先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可否认,学术界存在着学术浮夸、学术不端等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有的急功近利,有的移花接木,有的甚至剽窃成果。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在学术探索的路途中,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们必须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希望你们以艾兴院士为榜样,坚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以求道、明道、弘道的精神,敬畏学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涵养正气,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问、真学问、好学问。

三是要练就学术强国之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青年一代本领高强、素质过硬。作为新时代的山大研究生,你们应该按照学术精英、专业精英的高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研究中努力增长才干、全面提升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呼唤创新、倡导创新、崇尚创新的时代。命运之神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两天前,《光明日报》对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陈代荣教授坚持“顶天”和“立地”并重的科研事迹进行了报道。陈教授带领团队历经17年刻苦攻关,依靠自主创新成功解决了氧化铝陶瓷纤维这一我国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重大突破,还建立了氧化铝陶瓷连续纤维的生产线,前不久达成了6000万元的成果转让意向。陈教授以其坚实行动和突出成绩为“崇实求新”的山大校风作了生动注解,值得广大研究生同学认真学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充分利用未来几年时间,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同学们,以上三点,“志”指引前进方向,“德”与“才”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是我们担承学术强国使命的三个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你们作为山大百余年文脉的传承者,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以一流的研究姿态汇聚新时代学术强国的山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振翅高飞!

谢谢大家!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