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党代会一年来”系列报道之四

实施学术兴校战略,按下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快进键”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0日 08:00 点击次数:

[本站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学术兴,则学校兴。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学术兴校”战略,擘画了做强学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瞄准“提升学科实力、推动学术振兴”目标,聚焦“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121”行动路径(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做强学科、做强学院,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发展需求,深入思考谋划,大力实施“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积极营造崇尚学术、尊重学者、传承学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术生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科学布局 做强学科

“将”运筹帷幄,才能指挥“三军”。学校立足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谋篇布局,按照“三个面向”,持续强化学科方向凝炼,围绕学术方向,构建学术团队,搭建创新大平台,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各学科要素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体发展的现代化学科体系;全力实施学科“三大计划”(学科高峰计划、学科激励计划、学科调整整合计划),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整合弱化老化学科,优化学科布局,通过“瘦身、长高、变强”,实现学科更新换代,建立学科高峰,推动学科现代化建设。

宏观谋划“学术兴校”之路。学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机关单位座谈会、专家座谈会、医工结合-生物医用材料专题座谈会,集中研讨“学术兴校”战略,研究“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提出科技创新一定要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聚焦国际科技前沿,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全校协同联动,研究推动各项改革方案落实落地,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学校还召开人文社科学术工作会议,明确新时代人文社科发展道路,号召人文社科工作者行动起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创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核心竞争力,培育造就“山大学派”,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山大贡献。

人文社科学术工作会议后,学校各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山东大学关于加快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7个配套政策文件精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表示,要深刻领会学校关于培育“山大学派”、培养青年学术骨干以及建设创新团队、建好高端科研平台的战略思想。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表示,要大力整合和优化科研团队,创新科研组织方式,鼓励学术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和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明确研究方向。

打造学科高峰。学校实施“学科高峰计划”,修订《山东大学学科自主专项经费分配与使用办法》,持续加大对五大一流学科领域(数学与数据科学、化学与物质科学、材料及加工制造、中国古典学术、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14个主流特色学科和10个新兴交叉学科的支持力度,聚焦人才队伍建设,以创新大平台建设为引领,集中配置办学资源,统筹布局建设项目,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先行先试各项改革举措,激励各学科尽快“腾飞”,率先建成一流。

目前学校各“学科高峰计划”学科正齐头并进,向世界一流学科冲刺。2019年,化学学科在全球ESI排名中进入前0.65‰,位列全球79位;在US News全球大学化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03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居A类。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韶兴教授说:“学院目前正定立科研发展航向、完善科研建设制度、遴选设立学术团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学术研究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以实现学术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学校实施“学科激励计划”,稳定支持若干处于基础支撑地位或前沿新兴领域的学科加快发展,保持学科发展动能,与“学科高峰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有机接续、协同发力。

实施学科调整整合计划,做好学科“加减法”,通过校内外调研,分析与主流排行榜世界前200强中国高校的差距,结合本科专业、研究生学位点现代化工程,动态调整学科数量,优化学科结构,实现学科转型升级。以历史文化学院为例,学院凝练了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研究、明清海洋与对外关系史研究、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研究、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研究、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五个方向,且每个方向组建了十人以上的学术团队,各团队均已开始研究论证。

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一剂“良方”。学校紧紧围绕“三个面向”,立足科技前沿,积极布局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谋划新增部分学科,培育、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

2018年,学校获批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战略新兴本科专业,涵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战略新兴领域,本科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新建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数据科学研究院、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高等医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等跨学院新兴交叉研究机构,谋划新建前沿交叉科学济南研究院、威海研究院等,统筹推进Med-X创新工程以及医工、理工、文理的交叉融合;重点推进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高等医学研究院、脑与类脑研究院、数据科学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建设,培育交叉科学研究高峰。学校还多次举行交叉学科沙龙,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交流学术、碰撞思想,推进学科交叉。

医工交叉融合,加快了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展。2018年12月,张运院士团队在医工结合、诊疗一体化的多功能可降解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还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领域中取得系列重大进展,在《自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报》《实验医学杂志》等期刊连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

文理交叉,山东大学与耶鲁大学合作共建“教育部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给考古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说:“实验室于2017年获得中美鲁东南考古项目立项,是国内首家文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的立项,得益于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中在学科交叉领域取得的成绩。”

2019年6月5日,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在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七院士齐聚山大共商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以数学为基础,谋划建设金融数学、智能科学、信息安全、生物信息、海洋信息、基础数学六大交叉研究团队,开展前瞻性研究,努力打造高水平数学科学研究基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落实强院兴校行动计划。2019年,学校全面启动强院兴校行动计划,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动综合预算改革,选取一批党的领导强、改革意识强、发展势头强的学院进行改革试点,通过政策倾斜、精准支持,确保重点学科实现优先发展、率先突破。

各学院积极行动,根据“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制定本学院的学术振兴计划,落实“学术兴校”战略。数学学院制定了珠峰计划、助飞计划、腾飞计划等科研团队支持计划,加强经费支持力度,助力学院杰出人才、优秀青年学者、专家学者多出创新性科研成果;完善人才引育奖助机制以及重大成果奖励和资助机制,激励科研工作者、先进团队承担大项目;制定学科声誉提升计划,多渠道提升学科声誉。

一年来,学校学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以及冲击一流学科的巨大潜力。2018年山东大学ESI全球综合排名283位,列全国高校第10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进入前1‰和前1%的学科数均并列国内高校第9位。截至目前,学校9个学科进入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50个学科入围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上榜学科数位列全国第11位。

创新科研 振兴学术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聚焦“四大”建设,制定出台《山东大学关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推出系列配套政策,激发学术创新活力,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持续产出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学术成果,学术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学校提高“放管服”水平,深化PI制改革,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激发学术创新活力,引导各方力量面向国际前沿的学术集群攻坚。

下大力气为科研人才“松绑解套”,学校推进学术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学术工作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构建“一纵、一横、一面”的新型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前瞻性、谋划性、专业性的科研管理服务团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一站式”服务,让学者们感到“暖心”“ 贴心”。

学校优化学术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出台了《山东大学智库成果认定与奖励办法》,正在研究制定《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类成果认定办法》;确立了以团队评价为基础的首席专家评价制度;修改应用技术开发型教师职称晋升办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把学校制度落实落细,管理学院出台《管理学院顶级期刊论文培育计划实施办法》《管理学院科研平台与高端智库培育办法》等文件,基础医学院出台《关于建立学系系务会议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明确基础医学院各学系主任、课程组长、科研团队负责人(PI)职责的意见》,加强学术管理,为学者营造了专心学术的良好氛围。

加强学术交流。学校充分发挥山东地缘优势和文史见长的学科传统,利用尼山论坛、山东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大学创新发展论坛、孔子学院研究与智库建设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发出山大声音,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对话,让世界了解山大。

学校还通过承办乡村振兴高端论坛、2018年中国制度经济学论坛、齐鲁青年论坛、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发展论坛、鲁青论坛、齐鲁大讲坛、中国干细胞第八届年会、改革开放与当代美学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等,与国内科研机构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Tamer Başar,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分别来山大作报告,让山大师生可以面对面感受大家的学术风范。

实施“四大”工程。为打造科研创新高地,学校布局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不断产出大成果,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渐渐显现出山大人捷报频传的身影。

——布局大平台。坚持问题导向,以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任务为驱动,学校谋划建设了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非线性期望前沿科学中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大平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文社科方向,2018年度新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雅乐”教育部科研平台。环境和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威海校区有两个中心入选教育部国际司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

——培育大团队。在理工医方面,学校制定出台《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理工医)建设实施办法》,支持首批12个高水平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特色研究,建设学校重大成果、领军人才和高端平台的策源地。在人文社科方面,学校制定出台了《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文科创新团队建设已经着手布局。为支持青年人才团队,学校将遴选20个左右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及倾斜性政策支持,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培育梯队,推进实质性交叉研究。

——承担大项目。聚焦国家战略和学科前沿,学校广大学者开展问题研究,承担大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探索中发现新知。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承慧教授领衔申报的“新能源发电与高效节能系统优化控制理论、技术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批准,基础医学院孙金鹏教授获得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此外,学校牵头获批立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0项,其中,“生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分子调控”项目获批中央财政经费3099万元。“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项目获科技部批准立项,获经费资助1200万元。文学院杜泽逊教授认为,承担国家项目是提升一个学科科研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国家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相当于组织一场大的“战役”。这样的“战役”对提升队伍的作战水平是最有效的方法。人文社科方面,学校制定出台了《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近年来国家级重大项目连年取得突破,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5位。

——产出大成果。加强科研组织战略谋划和布局,学校实施《山东大学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理工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科研奖励办法》,大成果取得突破。

学校以山东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45项成果获2018年度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获奖总数占全省获奖数的18%,取得历史新突破。

一批科研成果相继在Cell、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2019年初,《青塔》公众号以“近一个月,山东大学发表4篇顶级医学期刊论文”为题,对王顺心教授、秦莹莹教授、陈子江教授、焉传祝教授等团队成果进行了集中报道。

点开山大首页和山大视点网站,有关学校科研成果的报道渐渐多了起来:陶绪堂教授团队、赵家军教授团队、戴瑛教授团队、赵明文教授团队、李国君教授团队、许信顺教授团队、尹龙卫教授团队、王瑶教授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美国化学学会志》、Cell Research、《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Nano Letters、 Genome Bi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EES等知名国际期刊上。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学院2012级本科生崔华晨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文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洋在《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发表研究文章《论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以陈三立的哑韵七律为例》。

部分学者学术成绩斐然。黄发有教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刘大钧获2019年度“汤用彤学术奖”;廖群教授主笔的《先秦说体文本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李敏勇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史全岐教授获“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资助;张澄教授、席波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8年12月,由郑杰文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全球汉籍合璧工程”获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立项支持,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目前已协同境内外2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与50多家境外藏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合作成果被俄方作为礼物送给习近平总书记,为中俄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贡献。

2019年4月,《中华读书报》报道了崛起中的儒学研究“山大学派”。儒学高等研究院要打造的是以儒学研究为重点,围绕文献整理、义理阐释或古代哲学思想而展开的国学研究山大学派。儒学高等研究院为打造国学研究山大学派打响了“第一枪”,愿山大以此开篇,使文史学科再次走向辉煌。

成果转化 服务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学校积极推介科技成果,解决制约国家、山东经济社会、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年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额度大幅提升,实现了5个千万级专利成果的签约转化。2018年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45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成果转化到账收入达到6700余万元。截至2019年5月,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达到9610.86万元,同比增长38%以上,成果转化到账收入达到1097.5余万元。学校对接“十大产业”签约建设30余个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经费超过千万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有9项。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之一。

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全链条科技服务模式。

推进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研院面向新兴前沿科技方向,校企协同、创新研发,精准聚焦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先后成立了地下灾害预报、脑科学、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纤维、机器人5个创新中心,孵化成功“山东中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蓓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蓝剑钧新科技有限公司”3个高新技术企业。工研院到位基金约1亿元,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等5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进顶尖人才搭建4个院士工作站。工研院助力中芯光电、康复医疗、解密机芯片等十余项高科技项目在济南高新区落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利润近亿元。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构建了高校、政府机构协同推进的“工研院模式”,为省内各地市产学研创新发展提供了典范。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学校促成了一批大成果落地。其中,许东教授团队研发的“用于‘两极温域’隔热纤维材料及相关应用产品”专利群项目转让给山东德艾普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交易价格近3000万元。于浩海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自倍频全固态黄光激光器”项目,与受让企业(青岛镭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了以独占许可方式实施转化,交易价格1000万元人民币。王汉鹏、刘斌教授团队研发的“岩土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及探测技术”项目与山东智岩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拟定以独占许可方式实施转化,技术使用费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郝霄鹏教授团队研发的“GaN单晶衬底生长与加工”项目在济宁高新区以独占许可方式实施转化,技术使用费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陈代荣教授团队研发的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及相关应用成果共13项专利,与山东东珩胶体材料有限公司拟以转让方式实施转化,技术交易费总额6000万元人民币。

依托新型智库建设,为校地融合插上“务实”翅膀。学校鼓励引导依托学院的实体和非实体研究机构建设新型智库。2018年,成立了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承担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精品旅游产业智库秘书处职能。瞄准国家高端智库,成立了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2018年,学校承担了一项山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重大课题,两项重点课题,文科4位学者被聘为首批山东省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另有数十位学者被聘为山东省省级部门智库专家。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先后承担山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多项重大课题;“中国意识形态调查研究中心”智库的“基层政治心态”研究成果突出,向省宣传部先后提交《山东省农村思想政治领域若干问题分析报告》等智库报告。学校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共建的公共治理研究院,完成了2017、2018两个年度的《山东综合社会发展报告》,对山东省综合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充分展示,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学校依托具有山东大学特色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平台,重点建设德国学院、韩国学院等智库品牌,协同整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有关力量,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学术是高校发展的根基,让我们充分发挥科研工作者的“灵性”,在学科交叉中寻求“灵感”,追求学术卓越,在科研领域逐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助力学校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相关链接:

系列报道之一:第十四次党代会一年来山大百事

系列报道之二:书写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山大篇章

系列报道之三:聚焦人才强校,壮大“双一流”建设生力军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王莉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