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海内外学者畅谈“亚洲多元文明与亚洲命运共同体”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0日 14:49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9日上午,“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主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承办的。研讨会是近日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分论坛“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重要部分,旨在共同探讨亚洲多元文明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时代课题。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主持研讨会。部分驻华使馆官员、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共100余人出席研讨会。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今天的亚洲,文明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姿多彩的亚洲大家庭。亚洲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共生共荣,对于未来亚洲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纷纷就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发表见解。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理事会主席许嘉璐指出,文明多样性的特点与亚洲未来的追求互为因果,亚洲各国各民族在地域、经济、文化方面相近相通,无论现实与未来都存在紧密联系,因而建设、维护并发展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亚洲美好未来的必然需求。他进一步指出,亚洲在展示、保护、繁荣文明多样性和构建更加幸福的亚洲这一伟大而亘古未有的事业中应该并可以做得更多。亚洲各国致力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逐步富裕的大洲,是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显示出亚洲人民发展好自己家园的信心与魄力,同时也是对全人类的重要贡献。

中宣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在发言中说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讲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其深刻、充满智慧,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可知的、可为的,人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这种精神注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铸成了我们奋斗的基因、勤劳的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早已内在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阐发文明多样性与世界未来。他认为,要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来支撑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是推动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基础。在经济方面,亚洲经济合作共赢前景广阔,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亚洲各国在交通、海洋、电子商务等方面交流越来越密切,这些为亚洲文明的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支撑。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吴海龙认为,古代亚洲文明历史悠久,璀璨夺目,祖先的智慧继续滋养着我们书写亚洲的新传奇,目前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潜力的区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历经沧桑的亚洲焕发着蓬勃生机,总体上睦邻友好,能照顾到各方的舒适度。但是目前世界局势暗流涌动,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亚洲人民更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维护好地区的和平繁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尊重多样性,相互包容,共同开辟亚洲新未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指出,《易传》 中有“彰往而察来”一语,通过重温、梳理过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一些重要启示。孔子所说“和而不同”代表了中华的文明观,孟子所说“与人为善”代表了中华的文明态度。“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强调包容差异,尊重多元,这为后来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价值引领。“与人为善”的文明态度发挥了孔子的仁学精神,强调对他者要持友好的态度。同时,中华文明强调道德力量的感召力,倡导以道德文化软实力来影响世界,反对以武力、强力、现实功利主义来称霸世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人类学终身教授金光亿在发言中说,这些年中日韩三国的文明文化交流日渐多起来,其中尼山论坛作出了很多贡献。世界各大文明如基督教、佛教、儒家文明等在文化价值理念上有不少共通处,理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今日人类面临着种种发展问题,我们的文明能否为解决这些危机提供帮助还需深入思考。此外我们要对青少年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文明道德情怀。美国东密歇根大学柏啸虎教授认为,东方古代思想可以作为新的认知工具,帮助我们解决人类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因此研究东方古代文化,并将其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思考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极具道理的。德国学者大卫·巴拓识讲到,几乎所有的世界文明都是从亚洲大陆开始的,文化意味着精进、自我完善和更善于做事情,我们要用平等的态度、尊重的理念、相互的理解,更好地去利用现有的这种多元性和多及性。他强调,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包容。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在发言中表示,五四运动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发现了文明的进化属性,同时文明还带有空间属性。文明多样性是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价值,都不可替代,都无法同化或取代别的文明。他提出,开展文明对话是不同文明之间成本最低的文化交流方式。亚洲文明对话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活动都标志着文明的演化已经从自在阶段走向自觉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以不同文明为文化基础的国家发展模式,都带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彰显着不同文明的特点。

其他参会学者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阐释亚洲多元文明交融对加速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就各国多样性文明实现互学互动、共有共享的形式路径、保障机制,以及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形势下如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依靠青年力量共建亚洲未来等,发表了真知灼见,共同推进了对论坛主题的研讨交流。


【供稿单位:儒学院    作者:毕月娟    摄像:李昱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喻靖悦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